违规吃喝是“四风”中典型问题之一。但公职人员并非不食人间烟火,亲朋好友聚餐人之常情,正常的人情往来也在所难免,可一不小心违规违纪就得不偿失了。
那么,什么样的饭局算违规吃喝?认定违规吃喝的关键是什么?
01 违规吃喝有哪几种情况
违规吃喝主要指的是党员干部的违纪行为,约束对象是党员干部,处分的依据是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。根据《条例》规定,违规吃喝情况主要有四种:
一是接受、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。比如,接受服务管理对象的宴请;比如,接受下级单位或者下属的宴请;比如,接受企业的宴请。
二是违规出入私人会所吃喝。比如,参加在私人会所或高消费娱乐场所安排的吃请。
三是违规组织、参加用公款支付的宴请。比如,公款宴请私客;比如,同城之间安排公务用餐。
四是超标准、超范围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。比如,参加带有公务接待性质的夜宵;比如,在内部接待场所宴请私客或者变相吃喝;比如,公务外出期间公款吃请。
02 认定违规吃喝的关键是什么
根据违规吃喝问题的构成要素,认定违规吃喝的关键点在于弄清参与吃喝的人员关系、吃喝的地点性质和吃喝的钱款来源,也就是和谁吃、在哪儿吃、谁付钱。
一、和谁吃
党员干部也有生活,也需要维系感情,不是说和谁吃饭都不行,如果是和家里人、亲朋好友的正常聚餐,那么没有任何问题。
不过,根据《条例》第一百零一条规定,无论吃饭花费的是否为公款,只要是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,党员干部一概不能接受。
下属、下级单位、企业、管理和服务对象,带有这些词条属性的人,不管是什么原因,不管在哪儿吃,只要是对方宴请,吃了就是违纪。
这里有一个关键词:宴请。
也就是说,一律不能和这些“对象”吃喝的前提是对方宴请付钱。如果是党员领导干部宴请,是否违规,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:
1.党员领导干部自掏腰包,不使用公款,不找人代付。
2.出于个人情谊,不影响执行公务,不影响政治生态。比如,不能让下级单位为自己谋私;比如,不能通过吃喝拉选票。
3.不能在违规场所吃喝。比如,不能去私人会所。
二、在哪儿吃
这是判定是否违规吃喝的另一个关键因素。在这方面,如果只是单纯通过吃喝地点来判断是否违规,那么需要注意的就一个地方:私人会所或具有私人会所性质的场所。
只要是这类场所,不管和谁吃,不管谁付钱,不管是否影响执行公务,一律违规。
为什么这么规定?
因为私人会所只对少数人开放,具有专属性、隐蔽性、高档性等特征,组织和群众难以监督,容易滋生风腐问题。因此,为了防患于未然,规定党员干部不能违规出入私人会所。
需要注意的是,对私人会所的认定,不局限于公开经营的会所,也包括将高档小区住宅、别墅等改造为不对外公开营业、仅为少数特定人员提供餐饮娱乐服务的场所。有的甚至只供一桌客人用餐,俗称“一桌餐”。
三、谁付钱
这是认定违规吃喝问题最关键的因素,也是违规种类最多的因素。一般对违规的认定,分两种情况:
一是假公务真吃喝。就是假借公务活动之名,实际并不存在真实的公务活动,用公款来支付吃喝费用。
二是真公务超界限。就是虽然确实是公务活动,接待“师出有名”,但是却超标准、超范围,或者借机大吃大喝。比如,本来是接待2个人,但是想吃的好一点,就作假接待4个人,用4个人的用餐标准来接待2个人。
根据《条例》第一百一十三条和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,只要是上述两种使用公款吃喝的情况,一律违规。
对于违规吃喝,广大党员干部切勿存在侥幸心理,莫因一顿饭砸了“饭碗”。
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纪委 |